發稿日期:114年6月5日近年民眾的健康意識提高,健康檢查風氣盛行;有些民眾接受全身健康檢查,或是局部性的篩檢如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時,意外發現了「腎上腺瘤」。聽到這個陌生名詞,不免讓人擔心:腎上腺瘤是什麼?會不會很嚴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任王繁棻指出,由於非侵入性、高解析度影像技術的廣泛使用,使得偶然發現的腎上瘤(腎上腺意外瘤)發現率逐漸上升。這些病患在與內分泌徵狀無關的狀況(如腹痛、一般健康檢查、或其他原因)接受影像學檢查,意外發現了腎上腺瘤。根據國外文獻報告,在非腎上腺疾病的病患接受影像學檢查,意外發現到腎上腺瘤的機會約有5-10%。王繁棻說明,腎上腺位於腎臟上方,但它與腎臟是完全不同的。腎上腺是腺體構造的內分泌器官,主要功用是製造身體所需的荷爾蒙,包括醛固酮、皮質醇、兒茶酚胺等。若腎上腺的某些細胞大量增生或形成腺瘤而造成某些荷爾蒙大量分泌,產生臨床上的特定徵狀,如分泌醛固酮的Conn氏腺瘤,分泌皮質醇的庫欣氏症,分泌兒茶酚胺的嗜鉻細胞瘤等,這些稱為「功能性瘤」,也就是有確切的內分泌功能異常與臨床表徵的腎上腺瘤。這樣造成明顯內分泌異常的功能性瘤,通常須手術切除或接受其他治療。然而,統計資料顯示,腎上腺意外瘤是功能性瘤的機會非常低,只有大約4%。雖然腎上腺意外瘤是功能性瘤的機會很低,但有20-30%的腎上腺意外瘤具有輕微的皮質醇分泌,稱為輕度自發性皮質醇分泌(mild autonomous cortisol secretion, MACS),這樣的情況會具有較高的高血壓、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MACS可以低劑量dexamethasone抑制試驗篩檢出來。另一個關於腎上腺意外瘤須注意的重點是,它是否有惡性的可能。若是未有腫瘤病史者,流行病學的資料顯示,4公分以下的腎上腺意外瘤只有約2%為惡性,而6公分以上的則約25%為惡性。另外,此瘤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上的一些影像特徵,也是醫師判斷良惡性的重要資訊。王繁棻強調,對於非功能性、惡性可能很低的腎上腺意外瘤是不需手術切除的;對於少數需手術的腎上腺瘤個案,目前也多以內視鏡手術方式進行,若醫師建議進行進一步檢查或持續追蹤,民眾務必配合,以降低健康風險,確保早期發現、早期處理。
發稿日期:114年6月5日戴先生44歲,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就醫,自述於一個月前洗溫泉SPA蒸氣浴後,持續右眼不適、視力不良、複視等情形,就醫時右眼視力降至0.6,右眼角膜呈現疑似微孢子蟲感染病灶,給予一段時間清創、經驗性抗生素眼藥水及抗黴菌眼藥水治療後治癒,然而治癒後右眼表皮病灶疑似反覆,甚至對側眼亦有類似病灶,判斷後續為希傑森氏(Thygeson)表層角膜炎,和病患溝通後,改換治療方向,因此給予類固醇藥水治療,後續視力恢復良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治醫師林育葳指出,微孢子蟲是一種會形成孢子的真菌,可能感染各種動物,其中有15種是與人類感染有關。微孢子蟲一般寄生於動物細胞,沒有寄生時,會以孢子的型態存在土壤或水中,一旦眼睛接觸到受污染的土壤或水即可能罹患微孢子蟲角膜炎。因此常見眼睛感染方式是經由園藝、游泳、泡溫泉等。而希傑森氏(Thygeson)表層角膜炎目前的病因仍未明瞭,推測病毒和免疫機制都有可能涉及,其中腺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和帶狀皰疹病毒都被視為疾病的可能原因。在眼科檢查上,希傑森氏(Thygeson)表層角膜炎常見雙眼灰色圓形或橢圓形的顆粒狀表皮隆起,發作的時長可能長達數月至數年,而最終會癒合至無疤痕。病患可能有灼熱感、異物感、疼痛和視力模糊,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疾病復發的機會較少。相較之下,微孢子蟲角膜炎時眼部症狀通常包括眼睛發紅、異物感、視力下降和畏光,會類似於急性結膜炎的感染症狀,不過若貿然使用類固醇眼藥水,反而會導致病情會更嚴重。而希傑森氏(Thygeson)表層角膜炎剛好相反,抗生素是無效的,反而類固醇的治療相當有用,而局部免疫抑制劑可以作為替代療法。林育葳提醒民眾,在溫泉浴養生時仍需有護眼觀念,避免溫泉水噴濺眼睛;夏季游泳、園藝工作,也應注意避免感染源入眼。此外,兩種疾病在角膜外觀上並不是那麼容易分辨,尤其是在經過初步治療癒合之後,但有好的醫病溝通,患者也肯配合多次的門診治療,並能好好地遵循醫囑,更是此次順利治療的關鍵。
發稿日期:114年6月5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徐維敏說,在某次國小學童口腔健康檢查中,一位四年級的小朋友站在面前,正要請他張大嘴巴檢查牙齒,他搶先坦白說:「醫生,我知道我有蛀牙,我的牙齒黑黑的!」拿起口鏡與探針仔細一瞧,這位小朋友的每一顆牙齒表面都有黑色碎片狀的沈積物,近看是密集的黑色點點沿著牙齦分佈,遠看如同一條黑線蔓延至後牙區。又像是芝麻糊粘附於牙齒上、沒刷乾淨的模樣。然而,不同於蛀牙會造成牙齒上偏白、偏黃或黑褐色的凹洞,這種看起來黑色髒髒的牙齒表面平順、結構完整,沒有受到破壞。徐維敏向小朋友說明:「這不是蛀牙,是一種特殊的細菌染色,刷牙刷不掉。回去告訴爸爸媽媽,你反而不容易蛀牙喔。」相信所有的家長聽到牙齒黑黑的,卻不是蛀牙,一定鬆了口氣。但是明明有認真刷牙,為什麼會刷不掉黑黑的染色呢?此黑非彼黑,原來是硫化鐵作怪徐維敏解釋,這種黑色沈積物,其實和口腔菌相的組成結構有關。口腔中的微生物存在於任何部位,包括牙齦、頰黏膜、上顎、舌頭、咽喉、唾液,以及牙菌斑中,這些微生物相的組成直接地影響口腔健康。當其中的放射線菌(Actinomyces)成為優勢菌種,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放射線菌排擠了其他會造成蛀牙的細菌,使口腔成為不容易蛀牙的微生物環境;但壞處是放射線菌產生的代謝物,容易與口水中的含鐵化合物結合,形成黑色的硫化鐵,一旦沈積於牙齒表面,就很難靠刷牙去除。如何有效去除放射線菌造成的染色?硫化鐵染色經常出現於乳牙表面,但是並非小朋友的專利,有些大人也有相同的困擾。研究顯示可能與飲食中較高含量的鐵離子有關。若染色程度輕微,可以請牙醫師評估洗牙、拋光牙面,必要時使用專業的特殊器械輔助刮除;嚴重染色則必須靠噴砂(sandblasting)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一般來說,若非乳牙脫落換牙,或者口腔中微生物組成發生變化,則放線菌造成的染色會隨著時間再度沈積在牙齒表面。患者可以自我檢視是否有額外補充的鐵劑,嘗試調整飲食,觀察染色有無改善。並在牙醫師專業清潔過後,搭配正確而勤勞的潔牙方式,使用牙刷、牙線、抗菌漱口水;牙刷刷毛應覆蓋牙齦與牙齒的交界處等容易染色沈積的部位,持之以恆,有可能減少復發情形。蛀牙、染色,傻傻分不清怎麼辦?雖然放射線菌使得口腔中的環境不易蛀牙,但若因此常吃甜食、忽略潔牙,還是有可能產生蛀牙,徐維敏就曾見過在一整排黑黑染色的牙齒中,疑似單顆牙齒發生齲齒的情形。家長若不確定牙齒黑黑的,是蛀牙還是染色,一定要尋求專業牙醫師的檢查,才是正確之道。
本(114)年度中正區災害疏散避難演練於6月5日上午10時在富水里禮客商場前廣場舉行,此次演練除由里長集結里災害應變小組、防災士、中正區後備軍人輔導中心外,還特別邀請台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與中正萬華身障資源中心的朋友們共同參與,以提高居民自主疏散避難之觀念,強化社區防災意識。有鑑於今年初臺中新光三越發生氣爆事件,本次演練跳脫以往地震、水災的傳統災害防災思維,假想在人來人往的禮客商場處若發生裝潢氣爆,造成人員受困連帶引發火勢漫延狀況下,該區域住戶急需疏散安置。中正區災害應變中心除成立現場指揮站外,同時啟動里災害應變小組,由里長帶領小組成員引導居民疏散避難。演練項目包括平日防災宣導、里災害應變小組救災與疏散撤離、成立現場指揮站、滅火器操作、跨里支援、警戒區劃設、管制、傷患救護工作及災後收容演練。本次演練動員區內消防、警察、學校、健康中心、清潔隊、里鄰長、里災害應變小組、防災士、災害協作中心共同參與,參演人力預計達120人。區長許純綺表示演習之目的在於防患未然,希望藉由里鄰長及地方居民的參與,建立民眾的防災意識及觀念,在災害來臨時能夠有效而快速的應變,保障市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為讓長輩及被照護者在家中獲得更專業、細緻的照護,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今(5日)宣布推出「照顧技巧升級」,提供設籍臺北市、聘有外籍看護工的家庭免費「到宅訓練」服務。由專業師資親自到府,搭配通譯人員,手把手指導看護工日常照護技巧,讓移工照顧力大升級、家屬也更安心。 這項貼心的服務,自107年推出後廣受好評,臺北市勞動局今年再優化內容,提供一對一、量身打造的教學,確保外籍看護工能「聽得懂、學得會、做得到」。訓練主題包括對照護者的移動轉位、餵食與營養照護、關節活動訓練等,也邀請家屬共同參與,幫助縮短磨合期、強化照護默契,打造穩定友善的勞雇關係。 臺北市勞動局長王秋冬指出,隨著高齡化時代來臨,外籍看護工在長照現場扮演關鍵角色,但長輩及被照護者的日常,其實相當需要專業知識與技能,因此,北市多年來積極辦理移工專業照顧課程及活動,期盼讓每位照護者都能在熟悉的家中,獲得有品質、有人情味的貼心照顧。 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長陳昆鴻也補充,北市將持續推動多元、優質的教育訓練資源,協助雇主與移工一起成長,共同打造一座更有溫度的照顧城市,誠摯邀請市民踴躍報名參加。 免費名額有限,即日起開始受理報名申請。有關進一步詳細資訊,請撥打諮詢電話:(02)2338-1600分機4211周小姐。
本分局於本(4)日中午接獲大陸委員會報案,該會之民意電子信箱收到恐嚇郵件,稱在中正區濟南路一段2之2號多樓層,放置炸彈並有相關恐嚇言詞案。本案目前由本分局配合刑警大隊科技偵查隊了解相關案情及進行後續偵查中。中正第一分局呼籲,近來網路匿名恐嚇公眾安全等負面訊息層出不窮;警方除持續落實勤務防制外,另將加強查緝,提醒民眾勿任意在網路散布恐嚇公眾安全言論,否則將依法究辦。
臺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因應114年6月6日22時起至6月8日6時止於凱達格蘭大道(中山南路【不含】至公園路【不含】)實施交通管制(視現場交通管制狀況提前、延後或擴大、縮小範圍),原行駛管制區域之20、222、640及仁愛幹線等18線公車將配合改道行駛,受影響公車站位計有「一女中(公園)」及「市立大學附小」等2站,公車改道及取消站位如附表。 臺北市聯營公車路線因交通管制改道而停用之站位,在「大臺北公車」網頁(ebus.gov.taipei)、手機版網頁(pda.5284.gov.taipei)以及智慧型站牌,在停用站位的到站資訊將顯示「交管不停靠」,該資訊也同步提供APP業者介接發布,請民眾可善加利用。如對公車改道有任何疑問,可電洽站牌上各公車調度站詢問或透過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了解相關訊息。 -以下空白-「特公盟2025盡情遊戲」公車改道表v1.pdf
臺北市私立育達高級中等學校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單位:臺北市私立育達高級中等學校地址:臺北市松山區寧安街12號新聞聯絡:校務主任洪毓俊 (02)2570-6767轉105【發稿日期:114年6月4日】【主題:臺北育達高中113學年度畢業典禮,揮別青春、翱翔未來!】【臺北報導】在鳳凰花盛開、青春綻放的季節裡,臺北育達高中於近日隆重舉行113學年度畢業典禮。活動當天,校園充滿濃濃的離情與感動,畢業生們身穿整齊制服,迎接屬於他們人生中極具意義的時刻。 畢業典禮特別邀請苗栗育達科技大學王育文董事長與吳菊校長蒞臨致詞,向畢業生表達最誠摯的祝福與期許。王育文董事長勉勵學生:「在育達的學習過程中所累積的知識、技能與態度,將成為你們未來前進的堅實基石。離開校園只是旅程的起點,請記得懷抱理想,持續以「勤儉樸實,自力更生」的校訓為人生指引,勇敢面對每一個挑戰,勇於成為改變世界的一份力量。」吳菊校長則以溫暖的語調分享:「畢業代表著一段旅程的結束,也象徵另一段精彩人生的開始。在未來的道路上,無論是升學、就業,或是人生中的其他抉擇,都希望你們能秉持在校所學,持續學習、不斷進步,勇於嘗試、迎接改變,創造屬於自己的光明未來。」 典禮現場氣氛溫馨,師生、家長及校友共襄盛舉,一同見證這群青春少年自高中階段蛻變為更堅定、有自信的青年。在典禮的尾聲,臺北育達高中校長劉育仨感性致詞:「畢業不是句點,而是新的起點。我育達,我驕傲。希望你們勇敢追夢,懷抱感恩的心,堅定自己的目標,無論未來多遠、多難,都要記得當初踏上育達校園的那份初心與熱忱。」校長也特別勉勵學生在未來的道路上,保持自信與堅持,並感謝師長三年來的無私奉獻與陪伴,成為學生成長路上最堅強的後盾。他期盼畢業生離開校園後,,成為社會上具備責任感與使命感的優秀青年。臺北育達高中113學年度畢業典禮在掌聲與祝福中圓滿落幕,畢業生們也將帶著在育達三年的珍貴回憶與滿滿祝福,勇敢邁向人生新篇章,朝著夢想努力前行。新聞稿1140604私立育達高中-臺北育達高中113學年度畢業典禮,揮別青春、翱翔未來!.pdf
針對行政院前所未有的統刪地方一般性補助款,臺北市長蔣萬安4日下午偕同多位縣市政府首長代表前往行政院遞送訴願書,捍衛地方民眾權益。蔣萬安嚴正指出,行政院此舉是傷害基礎民生,漠視地方自治,更是踐踏法律制度,地方政府無法接受。蔣萬安表示,今天各地方政府縣市首長代表齊聚在行政院提出訴願,是為了表達許多地方政府和民眾的共同心聲。他要再次強調,這一次立法院審查預算並沒有刪減地方一般性補助款一毛錢,行政院卻選擇前所未見的做法,刪減地方一般性補助款,這是對於基礎民生的傷害,對於地方自治的漠視,以及對於法律制度的踐踏。蔣萬安提到,在會議當中各地方政府都有反應並且表達,地方一般性補助款大多都是用在社會福利、教育、照顧孩子、身障、弱勢、老人家。他無法理解,去年中央突然停辦班班喝鮮奶的政策,臺北市克服困難編列預算,讓孩子喝到鮮奶,但今天中央又要再剋扣地方政府的教育補助款,臺北市無法接受。他也舉例說明,臺北市這次有很多包括道路、人行道整理維護的相關工程經費,中央政府在5/20前夕說要解決改善交通悲劇,5/20後卻大刀砍向地方交通安全的建設,非常諷刺、民眾無法接受。蔣萬安表示,有人說行政院有大法官會議當護身符,總預算根本不受影響,但地方政府有什麼?什麼都沒有!行政院卻一開口就要砍27%的地方一般補助款,地方政府拒絕這樣任中央宰割。今日一起前往行政院遞送訴願書的縣市首長代表,包括南投縣長許淑華、雲林縣長張麗善、臺東縣長饒慶鈴、彰化縣長王惠美、連江縣長王忠銘、臺中市副市長鄭照新、花蓮縣副縣長顏新章、新竹縣副縣長陳見賢以及嘉義市主計處長阮鼎元。
民歌五十,文化新聲。為慶祝民歌邁入半世紀,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推出「臺北民歌新浪潮」活動,活動來到尾聲即將迎來最高潮時刻!本週五、週六(6月6日至6月7日)連續兩日,從白天到深夜、從室內走到戶外,從吉他彈唱經典民歌、樂團搖滾、DJ派對重新詮釋民歌,到戶外管樂隊演奏民歌金曲,五場多元音樂類型,不僅回顧民歌歷史,更以音樂為媒介,跨世代音樂演出串聯城市地景與在地音樂場域,展現臺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創新能量。6月6日(五)晚間將有4間音樂展演空間接力帶來民歌經典表演;6月7日(六)下午三點則在「永康公園」免費民歌演出,於永康人本城市漫步區,漫聲響起屬於我們這一世代的民歌。 6/6(五)晚間 4間音樂展演空間接力演出 從民歌、搖滾到DJ跨夜派對首先由「河岸留言西門紅樓」邀請董運昌與蘇來老師,以經典民歌重現舞臺,讓市民重溫音樂黃金年代,強化世代連結與文化認同。同一時間,「樂悠悠之口光復南」將由林哲安、八十八顆芭樂籽、謝博安(form鹿衍人)以搖滾與獨立創作交織,展現臺北作為新生代音樂創作基地的活力,用搖滾樂作為詮釋民歌經典風範重新再現音樂榮景。而「後台咖啡」由黑色珍珠DoReMi,用音樂分享與民歌之間的共感故事,夜晚則有公館「PIPE Live Music」集結四位DJ陳涵、安豬、羅曼迪克、YU帶來「今夜我想喝醉 城市情歌派對」華語經典結合現代電音混音,吸引年輕觀眾共鳴,體現臺北音樂文化的創新融合。文化局特別推薦6月6日臺北民歌新浪潮跨夜音樂漫遊路線,第一站可前往「後台咖啡」,聽音樂了解民歌故事(20:00-21:45),接著可選擇至「樂悠悠之口光復南」,透過搖滾風格詮釋民歌經典(20:00-20:40),再到「河岸留言西門紅樓展演館」觀賞爵士民歌盛會,重現民歌黃金年代(21:00-22:00)。最後,前往「PIPE Live Music」參加經典華語民歌DJ跨夜派對(23:00-03:00),體驗華語金曲融合電音節奏的跨夜派對,感受臺北音樂文化的創新融合與無限魅力。 6/7(六)下午三點「永康人本城市漫步區」帶來療癒系與民謠風格的演出 熱鬧又悠閒氛圍的永康街吸引絡繹不絕的觀光客前來朝聖,本次與永康人本城市漫步區合作戶外專場,6月7日下午三點於永康公園將帶來免費民歌演出,邀請由跨領域頂尖演奏家所組成,帶來國、台語經典或流行歌曲的金秋大樂隊,展現爆發性十足管樂能量演出,以及邀請用清新療癒嗓音引領聽眾走進詩意旋律的藝人sulysalt,以真摯歌聲訴說城市、土地與生活情感連結的藝人嚴梵,由臺灣跨世代共同的青春記憶,民歌五十響徹永康街。 文化跨域 × 音樂扎根 讓文化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臺北市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文化發展,致力於打造一個讓民眾擁有豐富的文化體驗、創意蓬勃的城市。市府不僅活化老建築,將歷史空間轉型為表演場域與文化據點,使其成為具創意能量的藝文場域;同時,透過「臺北民歌新浪潮」音樂展演空間整合相關計畫,串聯民間藝文團隊、音樂創作者與本地音樂場館,透過多元音樂類型的交流與創新展演,打造屬於臺北市民的音樂慶典。不論是熟悉的民歌經典、獨立樂團的青春能量,或是DJ對華語金曲的創新混音與重新詮釋,都呈現了臺北文化發展支持下所培養出的多樣創作土壤與城市精神。透過這樣的文化思維與政府攜手民間共創內容,讓民歌這段充滿人文文化的記憶點再次走入日常,成為每位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另8月底至9月初「2025潮臺北TRENDY TAIPEI」活動將精彩接力,有更多精彩的音樂節目、更多臺北市的音樂空間響應,期能打造臺北市都會型國際音樂節品牌,更多活動請鎖定潮臺北活動粉絲專頁。 【臺北民歌新浪潮】活動時間:114年5月1日〜6月8日活動地點:臺北市17家響應音樂展演空間地圖指導單位:文化部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執行單位:派譜有限公司(PIPE Live Music)活動詳情請上:設計臺北臉書、PIPE Live Music 臉書